首页 / 实时资讯 / 存量和增量政策加速落地 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

存量和增量政策加速落地 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

君君
君君管理员

    本报记者 张芗逸

    4月18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2025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。

    “一季度,工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6.3%,‘压舱石’作用持续发挥。工业民间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,企业预期提振、效益改善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加,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连续2个月扩张。”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发布会上表示,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5%,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0.8个百分点。

存量和增量政策加速落地 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

    工业经济取得良好开局得益于存量和增量政策加速落地,政策红利不断释放。据介绍,在“两重”“两新”等政策的支持下,电子、汽车、电气机械器材行业增加值实现了10%以上增长。

    “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”被列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。就工业经济而言,消费品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超过四分之一,是工业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。

    谢少锋介绍,一季度,消费品制造业的增加值平稳增长,在节日效应和市场刚需带动下,农副食品、纺织等行业生产加快,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等行业增速超过了10%。

    在电子产品消费方面,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,购新补贴扩围政策红利持续释放,消费需求有效提振。在补贴政策、AI终端等拉动下,我国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消费热情走高,带动电子整机生产和销售加快,一季度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8532.2万台,同比增长9.6%;电视机出货总量达到884万台,同比增长4.7%,连续两个季度正增长;1月份至2月份5G手机出货量4161.9万部,同比增长7.6%。

    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有关提振消费决策部署,加强部门协调联动,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、多样化消费需求。”谈及后续提振消费的举措,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称,将着重抓好“三升”,即供给端促进产业升级、消费端促进市场升质、环境端促进消费升温。

    一季度,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,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壮大。

    据谢少锋介绍,一季度人形机器人、无人机、X荧光光谱仪、AI智能体、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等标志性产品取得突破。技术交易市场发展活跃,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16.8万项,成交额超过1.2万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10.8%。

    数字产业发展在一季度再上台阶。以5G、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,前两个月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.2%。网络基础设施能力持续增强,截至3月底,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39.5万个,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到了2925万个,5G用户普及率达到了75.9%,千兆宽带用户达到了2.18亿户。

存量和增量政策加速落地 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

    “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取得新的突破,模型能力建设和细分场景应用快速推进,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900万标准机架,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,也就是说,每秒能完成28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。”谢少锋表示,一季度数据要素价值加速发挥,去年我国数据市场交易的规模超过1600亿元,今年前两个月,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.8%,超过2375亿元。

    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,是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。据悉,我国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,去年核心产业规模超1.5万亿元,带动经济增长近3.5万亿元,为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    谢少锋称,工业互联网实现了规模化推广,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,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超过了340家,重点平台工业设备的连接数超过了1亿台(套),服务企业400万家次,覆盖工业全部41个大类。

    “下一步,我们将以释放规模化应用效能为主线,加速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,为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。”谢少锋表示,未来将更加注重强化政策引领。加快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意见,打造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升级版,实施标识“贯通”三年行动和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行动,完善工业数据流通基础制度和市场化配置机制,深化安全分类分级管理。

发表评论

最新文章